杨炎轩教授纵论高校管理者的专业化角色
4月12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省学校德育研究中心暨华中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炎轩教授应邀为教育部中南地区高校第73期中层干部培训班学员作了题为《认识工作,超越工作:高校管理者的专业化角色》的专题交流报告。
杨炎轩教授从对高校管理者的界定入手,指出高校管理者应加强管理工作专业化,其专业化角色应定位于大学规律的研究者、大学制度的创新者、教师成长的支持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四个方面。
杨炎轩教授运用国内外高校管理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典型案例,指出高校管理者须勤于发现行业、部门的先进经验,并提升为组织学习,推动组织创新;须乐于发现掌握智慧的人,并向其学习,发挥其作用;须善于发现社会、个人、组织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自身。高校管理者应掌握管理规律、教育教学规律、教育规律、教学规律、学习规律、学生和教师发展的规律。杨教授认为,高校管理者掌握教育规律后,要通过相关制度建设予以落实。行政化是当前大学制度建设的突出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大学管理中没有。高校管理者应具有顾客导向思维取向及通过成功、成就、成才来调动积极性的思维取向,要为教师成长创造条件,实行“全员导师制”和“团队考核制”创新支持教师成长的配套制度。他强调应重视学生发展,管理者应“管教结合”,通过引导与培养结合促进学生发展。真正将教师和学生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

本次专题交流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理论联系实际,给人以启迪,中南班的学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做到学以致用,不断提升管理水平。
(责任编辑:杨玉玲)